如果暴雨来袭,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日期: 2016-07-25 浏览量:83 文字大小:

暴雨天气,出行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避免雷击?水淹车如何自救?掌握这些知识,关键时刻能解决很多问题甚至自救和互救
怎样观天象、躲暴雨
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韵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
四级预警信号的具体标准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mm 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mm 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mm 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mm 以上,或者已达10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蓝色、黄色预警发出后该怎么办
最好待在屋里,远离窗户。要时刻注意煤气泄漏,关掉煤气和电路,假如看到火苗,要迅速离开房屋。
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或开车,尽量避免车辆在积水中行驶。暴雨来临后,立即将车开到地势较高处停放,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特别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破旧受损房屋倒塌伤人。
如何避免雷击
在户外遇到雷雨,可以蹲下,降低高度,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要在水体边、洼地及山顶、楼顶停留;不要拿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不要触摸或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
在室内,要管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发出后该怎么办
处于山地、丘陵、河流附近的人员应马上撤离至安全地区;大型群体性活动组织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妥善安置或设法安全疏散人群;应立即寻找安全建筑回避,驾驶员如果遇到车辆熄火或者无法正常行驶时,应观察地表径流情况,如果径流在迅速汇集应果断弃车躲避,等待降雨停止再行转移车辆。
汛期应避免到危险山区游玩。城市强降雨会加剧高峰时段的路面车辆积压,一旦在高峰时期遭遇暴雨,车辆很难在堵车路段全身而退。
司机如果发现有积水现象,切勿在拥堵路段继续等待,应果断选择弃车离开。
如何应对溺水
不熟悉水性的可采取自救法: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在水中发生抽筋,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上,使身体成仰卧姿势,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
万一遭遇洪水怎么办
如果时间充裕,应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已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遭遇山洪,要避免渡河,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不要沿着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
在水中被困车内怎么办。
解开安全带,解车门安全锁,立即完全打开车窗,安定情绪,进行深呼吸;车辆入水后,水会快速涌进车内,这时水压非常大,车内的人很难打开车门逃生。只有当车内充满了水,车门两侧压力相等时,才有可能打开车;如果没有及时打开车窗,可以通过破窗锤来击碎车窗玻璃,让水尽快进入车内,增加逃生机会;猛踢、手握钥匙、用手机砸窗等方法无法有效打破玻璃;打开车门后,尽快向旁边游开。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