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阜新市水利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23-11-16 浏览量:456 来源:阜新市水利局 责任编辑:张添煜 文字大小:

阜新县、彰武县水利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阜新市水利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阜新市水利局  

2023年1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阜新市水利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对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具体部署,结合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坚持水网先行,突出防沙治沙,制定水利部门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四水共治”,以防沙治沙、以水含沙项目为重点,加快“水润阜新”建设,留住天上水、用好外调水、拦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水土保持、沙地灌区、水系联通、河流治理等水网重点工程,为全市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是水资源保障能力再提升。实施水库清淤工程20座,全面提升调蓄能力,完成水系河库连通工程3处,增加供水能力4200万立方米,加快韩家杖子水库等大型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项目早落地,最大程度留住天上水,提升水源保障。

二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再发力。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系统谋划沙化土地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水平,到2025年,全市水土保持率由目前的67.60%提升至70.04%,到2030年达到74.77%,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8.12万亩。

三是沙地生态灌区建设再提速。在彰武县大冷、满堂红等乡镇建设规模适宜的水田,引水入田,涵养沙化土壤。到2025年,沙地灌区面积达到8万亩;到2030年,总面积达到26.3万亩。

四是河流防洪标准再提高。到2025年,柳河、绕阳河、牤牛河、细河等重点河流主要河段得到有效治理,到2030年,全市城区河流防洪标准全部达到50-100年一遇,农村重点城镇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五是水生态环境再改善。实施闹德海水库生态补水2530万立方米,保障柳河实现枯水期不断流,推进细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生态补水口建设,提升日补水能力8万立方米;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实现1.9亿立方米。

三、工作任务

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五大类30项,项目总投资49.54亿元,其中,2023-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11.57亿元,2026-2030年计划完成投资37.97亿元。

(一)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以提升水土保持率为目标,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河源治理、坡耕地治理及侵蚀沟综合治理,提升全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重点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扩展河源治理向干支流、上下游延伸,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林草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科学配置,沟坡兼治,持续改善生态。

1、2023-2025年实施项目

(1)省指标任务

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布设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开展坡面和沟道治理,加强生态修复,固土防沙,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在“三河源”治理基础上,实施左右岸、干支流扩面治理,积极推进伊马图河上下游和细河整流域治理,2023-2025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98万亩,总投资7764.5万元,其中阜蒙县规划治理14.85万亩,涉及8个乡镇,共治理小流域13条,总投资5247万元;彰武县规划治理7.13万亩,涉及7个乡镇,共治理小流域8条,投资2517.5万元。

(2)攻坚任务

一是争取侵蚀沟综合治理项目。2024年,重点实施彰武县后新秋镇侵蚀沟综合治理项目,措施包括截排水沟、谷坊工程、生态护岸及沟坡造林等,治理中型侵蚀沟12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0.45万亩,计划投资500万元。2025年,实施侵蚀沟综合治理项目88条,治理面积3.17万亩,工程分布在阜新县化石戈镇、太平镇、平安地镇、于寺镇、福兴地镇,彰武县二道河子、后新秋等乡镇,计划投资3960万元。

二是争取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以5°~15°坡耕地以坡改梯工程为重点,防治水土流失,储粮于地,同时对年久失修、集中连片的损毁梯田进行整修、加固,提高梯田利用率和效益。重点在阜蒙县化石戈镇、平安地镇、于寺镇,彰武县后新秋镇、两家子镇、苇子沟镇、东六家子等乡镇落实地块,治理措施包括梯田工程、截排水沟、作业路等措施,治理面积1.5万亩,计划投资2500万元。

2、2026-2030年远期项目

根据《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水利工作方案》(辽水保[2023]240号)任务分解情况,结合《阜新市水土保持规划(2017-2030年)》任务安排和阜新市到2030年水土保持率目标要求,阜新市2026-2030年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侵蚀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三个方面争取水土流失总治理任务47.72万亩,总投资22605万元。

(二)实施沙地生态灌区项目

以补齐农田灌溉短板,增加湿地面积,涵养沙化土壤为目标,重点实施沙地生态灌区(一期)建设工程,主要内容是闹德海水库灌区水田湿地项目、彰武沙地生态灌区。2023-2025年,灌区面积达到8万亩,计划投资4.0055亿元;2026-2030年,全市新建及改造灌区面积达到26.3万亩,计划投资18亿元。

(三)实施河流综合治理工程

科学编制每条河流的治理方案,坚持系统治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25年,计划对柳河、绕阳河、伊吗图河、二道河和三合成河进行治理。到2030年,计划继续对柳河、绕阳河进行治理,对东沙河、官营子河、于寺河、沙河进行治理,系统解决阜新中小河流防洪隐患。

一是实施柳河彰武县段综合治理工程。2023-2025年实施一期工程,治理河道长度6.3公里,防洪工程包括:新建右岸堤防2.762公里、新建护岸2.407公里、新建穿堤建筑物5座、新建交叉建筑物3座、河道整理4.3公里;非防洪工程包括:新建连接路1.532公里、新建生物防护工程144.6亩、河岸防护9.28公里、生态工程、供电工程、水文站网补救工程、铁路桥防护工程等。计划完成工程投资3.11亿元。2026-2030年实施后续工程,新建护岸99.89公里、连接路25.78公里、河道整理63.05公里、交叉建筑物47座、生物防护工程5741.85亩。规划完成投资10亿元。

二是实施绕阳河阜蒙县段、彰武段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河道总长度115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填筑、险工险段治理、增设水文监测设施等,总投资2.1亿元,其中,阜蒙县段堤防加固6.85公里,护岸工程26.79公里;彰武县段新建堤防2.36公里,加固堤防1.29公里,新建护岸9.24公里。2023-2025年,完成护岸工程内容,治理河道长度108公里,完成投资1.4亿元;2026-2030年,完成堤防工程内容,治理河道长度7公里,完成投资0.7亿元。

三是实施阜蒙县伊吗图河(王府镇至八家子镇段)河道治理工程、二道河(大固本镇至泡子镇段)河道治理工程、三合成河彰武段治理工程、阜蒙县东沙河(扎兰营子镇至大巴镇段)河道治理工程、阜蒙县官营子河(大五家子镇至太平镇段)河道治理工程、阜蒙县于寺河(于寺镇段)河道治理工程和彰武县沙河河道治理工程7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河道总长度176公里,估算总投资3.12亿元。其中,2023-2025年,计划实施项目3个,治理河长59公里,计划完成投资0.23亿元;2026-2030年,计划实施项目4个,治理河长117公里,计划完成投资2.89亿元。

(四)实施水库清淤项目

对佛寺水库等20座水库进行清淤疏浚,计划清淤总量2422万立方米。2024-2025年底前完成佛寺水库进行清淤866万立方米,计划投资12055万元;2026-2030年完成彰武县19座水库清淤,清淤量1556万方,计划投资31941万元,增强水库兴利调节功能,进一步保障沙地供水需求。

(五)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明确闹德海水库生态流量目标,其中汛期(6-9月)1687立方米/年;非汛期(4-5月)、(10-11月)843万立方米/年。切实保障重点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水量),执行重点河流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实施方案,强化控制断面生态流量 (水量)监测。会同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推进细河、绕阳河、养息牧河补水口建设,有效改善河流水生态环境。

(六)加强技术推广

积极开展优良沙棘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培育沙棘资源,提升沙棘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有效作用,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推广用于荒山荒沟造林、侵蚀沟治理植物封沟、地埂植物带、已有梯田埂坎,以及疏林地补植等。提高栽植沙棘的经济效益,激发本地沙棘果实加工企业活力,提高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深加工工艺水平,畅通销售渠道,形成一定规模的沙棘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七)加强监测评估

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评估工作,优化监测站网布局,提升监测站点运行效率及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做好数据采集、整理和传输上报工作。强化监测成果的管理与应用,为我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水利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局之力,以“水润阜新”建设为主线,突出防沙治沙,强化工作统筹,构建与各部门密切合作,与县区协同作战,整体发力,一体推进,有效落实的工作推进体系。

(二)坚持清单化管理。细化落实项目清单,明确建设内容、实施年度、分管领导、责任科室,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切实把建设项目细化为任务书、施工图,按节点转化为实物量、实景画,科学布局,打好主动仗,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三)加大资金筹措。坚持两手发力,创新投融资模式,用好金融政策工具,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水利系统要树立大局意识,主动服务,积极作为,全方位向上争取资金,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确保项目有序实施。

(四)推进项目前期。前期工作要提早谋划,加强与财政、发改部门沟通,研究政策,充实重大项目储备,持续推进重点大项目前期工作,定期督查,及时解决项目前期推进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五)强化行业监管。要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河长履职能力;强化水资源统筹管理,坚持四水共治,用好外调水,压采地下水,保护水环境水生态;强化水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盗采砂石、盗采地下水等违法行为;狠抓工程管理,严把招投标、工程质量、进度等关键环节。

(六)强化跟踪问效。加强监督,严肃考核,重点项目建议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同时作为全市“大禹杯”权重考核内容。实行周调度、月总结、半年考评、年终总评的考评机制,确保按节点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营造拼抢争实、担当作为、奋力实现新突破的良好氛围。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